A.被稱為“睜眼看世界第一人”的魏源以強烈的經(jīng)世精神寫下了《籌漕篇》、《籌鹺篇》、《籌河篇》等一系列針對時政急務補闕救弊的策文。 B.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常告誡后輩:“君子居下,則排一方之難;在上,則息萬物之囂。”這就比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“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濟天下”更進了一步。 C.湖湘學派的創(chuàng)始人胡安國以“康濟時艱”作為治學宗旨。 D.民主革命先驅陳天華為祖國積弱積貧、受人欺凌而痛徹心骨,蹈海明志,喚醒國魂。
A.辛亥革命的宣傳家大多愛看《船山遺書》,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識進行革命,民國初年,劉人熙等人在長沙設立船山學社,創(chuàng)辦《船山學報》,鼓吹保護國粹。 B.以譚嗣同、唐才常等為代表的維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學說的影響,故而極端推崇王夫之,譚嗣同甚至說:“五百年來學者,真通天人之故者,船山一人而已。” C.以曾國藩、曾國荃、彭玉麟等為代表的理學經(jīng)世派,其學術思想同樣受到王夫之的影響,如曾國藩等理學經(jīng)世思想就是來源于船山理學思潮中的儒家倫理內核“內廣外禮”以及“明體達用”的學術思想。 D.魏源還專門研究過王夫之的著作,其《詩古徽》即附了船山的《詩廣傳》。 E.賀長齡、魏源、鄧顯鶴等人最先接受王夫之思想,并極力宣傳船山學說。除鄧顯鶴刻《船山遺書》外,賀長齡也在貴陽刻有船山著作,
A.湖南省現(xiàn)行行政區(qū)域在周朝為荊州南境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湖南納入楚國版圖,當系湖南行政區(qū)劃制度萌芽??芍?,湖南是最早實行行政區(qū)劃制度的地區(qū)之一。 B.秦朝湖南地區(qū)設置有黔中郡、長沙郡。西漢實行州、郡、縣三級制,與封國并行,湖南境內設有武陵郡、桂陽郡、零陵郡和長沙國。 C.三國時期,湖南為蜀漢和東吳角逐之地,曾經(jīng)零陵、武陵郡屬蜀,長沙、桂陽郡屬吳。 D.唐太宗朝設道,湖南分屬山南東道、江南西道、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。唐廣德二年置湖南觀察使,湖南之名自此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