綜合題:ABC會計師事務所首次接受委托,負責審計上市公司甲公司2014年度財務報表,并委派A和B注冊會計師負責該業(yè)務。相關資料如下:
資料一: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由EFG會計師事務所承接并進行審計,E注冊會計師擔任審計項目合伙人。
資料二:B注冊會計師對主營業(yè)務收入的發(fā)生認定進行審計,抽取了部分記賬憑證進行檢查,檢查結果如下:
審計說明:(1)根據銷售合同約定,在客戶收到貨物、驗收合格并簽發(fā)收貨通知后,甲公司取得收取貨款的權利。審計中已檢查銷售合同。
(2)已檢查記賬憑證日期、發(fā)票日期和出庫日期,均未發(fā)現異常。發(fā)票和出庫單中的其他信息與記賬憑證一致。
(3)選取的記賬憑證中編號為2的記賬憑證反映,甲公司在2013年度銷售并確認收入的一筆交易,于2014年2月發(fā)生銷貨退回。甲公司未按規(guī)定調整2013年度財務報表,前任注冊會計師于2014年3月對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出具了標準審計報告。
(4)選取的記賬憑證中編號為6的記賬憑證反映的銷售額較高,財務經理解釋系調整售價所致。
資料三:因主導產品不符合國家環(huán)保要求,政府部門于2014年12月要求甲公司在2015年9月30日前停止生產和銷售該類產品。A和B注冊會計師復核了管理層對持續(xù)經營能力作出的評估和擬采取的應對措施,認為在編制財務報表時運用持續(xù)經營假設是適當的,但可能導致對持續(xù)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存在重大不確定性。甲公司已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作出充分披露。
要求:(1)針對資料一,A和B注冊會計師在接受委托前與EFG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溝通,其需要關注和詢問的事項都包括哪些。
(2)針對資料二中的審計說明第(1)(2)(4)項,逐項指出B注冊會計師實施的審計程序中存在的不當之處,并簡要說明理由。
(3)針對資料二中的審計說明第(3)項,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,如果擬對2014年度財務報表出具標準審計報告,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,指出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分別應當采取哪些措施。
(4)假定只存在資料三所述情況,代為續(xù)編以下審計報告。審計報告甲公司全體股東:(引言段略)一、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(略)二、注冊會計師的責任(略)三、審計意見××會計師事務所中國注冊會計師:A(蓋章)(簽名并蓋章)中國注冊會計師:B(簽名并蓋章)中國××市二○一五年×月×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