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納稅人甲應納稅24萬元,但采取欺騙手段只納稅22萬元,甲行為成立逃稅罪 B.納稅人甲采取隱瞞手段多次逃避稅款未被處理,后被查出,甲逃稅數(shù)額應當累計計算 C.扣繳義務人由于計算失誤,少繳稅款1.5萬元,稅務機關也未發(fā)現(xiàn),甲不成立逃稅罪 D.納稅人甲應納稅10萬元,但采取欺騙手段只納稅2萬元,后稅務機關給予其行政處罰并依法下達追繳通知,甲立即補繳應納稅款及納稅滯納金,對甲可不予追究刑事責任
A.第3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罪的所有犯罪都是本罪的上游犯罪 B.本罪主觀方面是嚴格責任,即不管是否知道違法所得是法條規(guī)定的上游犯罪均構成犯罪 C.本罪條文對洗錢行為采取列舉加兜底的規(guī)定方式 D.本罪的主體包括單位
A.明知是偽造、變造的匯票、本票、支票而使用的 B.明知是作廢的匯票、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C.簽發(fā)空頭支票或者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,沒有騙取財物的主觀心態(tài)和客觀結果 D.匯票、本票的出票人簽發(fā)無資金保障的匯票、本票,具有騙取財物的主觀心態(tài)和客觀結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