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材料:
下面是某教師關于"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"的教學過程實錄
【新課導入】根據(jù)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時,你是否考慮過這樣的問題:一個化學反應在實際進行時,所有反應物能否完全(按照方程式中相應物質的量關系)轉變成生成物,如果能,反應條件是什么?如果不能,原因是什么?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例如在預知理論產率極低的情況下,就不必再耗費人力、物力和時間去進行探索性實驗等。
【板書】第三節(jié)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
【推進新課】師:請同學閱讀課本第44頁實驗2-7,回答有關問題。
師:探究實驗2-7:把1mol/L的Na2SO4溶液逐滴加到3~4mL的CaCl2溶液中,直到不再有沉淀產生為止。
反應現(xiàn)象是:白色沉淀產生。
離子反應方程式:Ca2++SO42+=CaSO4↓
師:繼續(xù)演示實驗2-7:過濾,取澄清溶液與小試管中,加入適量的1mol/L的Na2CO3溶液,可能的現(xiàn)象是:有白色的沉淀CaCO3產生,或者沒有沉淀產生。
【板書】一、化學反應限度
【學生自學】閱讀課本P45頁
【板書】可逆反應:在同一條件下,既能向正反應方向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稱可逆反應。
【板書】二、化學平衡
不同的平衡體系到達平衡狀態(tài)時,反應限度不同。
例如平衡體系1,Ca2++SO42-=CaSO4↓
平衡體系2,Ca2++CO32-=CaCO3↓
【合作探究】煉鐵高爐尾氣之謎
【板書】三、化學反應的條件控制
在生產生活中,促進有利的化學反應發(fā)生,抑制有害的化學反應發(fā)生,這就要討論反應條件的控制。
【學生自學】閱讀課本第46頁
師:帶領學生探究
A.建筑物定向爆破問題:
B煤的燃燒條件問題。
原煤含S量:要求<2%,否則SO2排放濃度會偏高;
原煤粒度:要求≤40mm,且越均勻越好,但不能使用粉煤;
爐膛:耐高溫;
煙囪抽力要求有大于20%的富余能力,氧氣要適當充足,等等。
必要時查閱資料。
【課堂小結】
i通過實驗探究,同學們了解:可逆反應、化學平衡、化學平衡狀態(tài)、化學反應限度。
ii.控制反應條件可以使化學反應向有益的方向盡可能多、快地進行。
【布置作業(yè)】
根據(jù)上述教學案例材料,回答下列問題:
問題:
(1)該教學案例中,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入課題,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應遵循哪些原則?
(2)化學課堂上經(jīng)常采用演示來完成教學,其構成要素及基本的類型有哪些?
(3)作為化學教師,在課堂教學設計實施時,有哪些基本要求?
背景材料:
下面是某教師在考試中設計的考試題,部分學生的考試結果如下:
【試題】用濃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可以得到H2SO4·SO3,若用1000g98%的硫酸充分吸收三氧化硫后,再進行稀釋,可得到98%的硫酸的質量是多少千克?(要求詳細過程)
【考試結果】部分同學解答過程如下:
設最后可得98%的硫酸的質量為x
問題:
(1)本題正確解題思路為()。
(2)分析學生解題錯誤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