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、斷股損傷截面積不超過鋁股總面積的7%,應纏繞處理; B、斷股損傷截面積占鋁股總面積的(7~25)%,應用補修管或補修條處理;; C、鋼芯鋁絞線出現(xiàn)下列情況之一時,應切斷重接:1)鋼芯斷股;2)鋁股損傷截面超過鋁股總面積的25%;3)損傷長度超過一組補修金具能補修的長度;4)破損使得鋼芯或內層導線形成無法修復的永久性變形。 D、斷股損傷截面積超過總面積的17%應切斷重接;
A、調整導線弧垂時,操作人員在耐張桿或終端桿上,利用三角緊線器(也可與雙鉤緊線器配合使用)調整導線的松緊; B、若為多檔耐張段,卡好緊線器后,即可解開架線桿上導線的綁線,并選擇耐張段中部有代表性的檔距觀測弧垂; C、若三相導線的弧垂均需調整,則應先同時調整好兩個邊相,然后調整中相。調整后的三相導線弧垂應一致; D、在終端桿上對導線弧垂進行調整時,應在橫擔兩端導線反方向做好臨時拉線,防止橫擔因受力不均而偏轉。
A、登桿懸綁繩索。其位置在距桿梢2~3m處,一般為4根直徑不小于16mm的棕繩。拉緊繩索,從4個相對方向將桿塔予以固定; B、摘除固定在桿上的導線,使其脫離桿塔,然后登桿人員下桿; C、在需要位移一側靠桿根處垂直挖下,直到桿子埋深的深度; D、拉動繩索,使桿梢傾向需位移的相反方向,桿根則移向需要位移的方向,直至移到正確位置后,可將電桿豎直。整個過程中,與受力繩索相對方向的繩索應予以輔助,防止桿塔因受力失控而傾倒; E、注意桿稍傾斜角度不要過大,不超過10°為益,若一次不能移動到位,可反復幾次進行。必要時(例如位移距離較大或土質較松軟),可在坑口墊用枕木,以便電桿更好地傾斜移動。 F、桿子移到與線路中心線相一致的正確位置后,校正垂直,即可將桿根土方回填夯實,恢復固定導線。